国庆假期结束,一些人感觉无单、郁闷,并伴有失眠、食欲不振等身体不适。专家表示,这可能是“节后综合症”,可以通过调整作息、饮食、运动等方面来恢复到良好状态。
什么是“节后综合症”
主要演出有哪些?
北京安贞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医师谢江表示,长假过后,很多人会出现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状态不好等症状。有的人还出现心悸、乳房紧绷等症状,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这就是“节后综合症”。
专家建议您应注意是否出现以下情况:
睡眠障碍。假期期间,身体得不到足够的休息,人体的生物钟被打乱,导致睡眠障碍。
手机成瘾。如果您一直在使用您的假期里长时间玩手机,不仅会对手机很不放心,还会因长期低头或久坐而引起头痛、颈痛、背痛等困扰。
疲劳和焦虑。假期结束后,你可能会出现抑郁、沮丧等心理问题,还有谨慎、沮丧、疲劳等心理问题。
胃肠道疾病。过节期间大吃大喝后,有些人可能会出现肠胃负担过重、消化不良等症状,导致出血、腹痛、纳特布、腹泻等。
如何解决“节后综合症”?
专家表示,假期结束后,“终点效应”可以轻松控制人们内心的遗憾。从医学角度来看,“节后综合症”并不是一种严格的疾病。如何解决才能让假期过后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
调整睡眠时钟
据专家介绍,你应该有意识地限制自己的睡眠,不要让它睡太久,否则就会出现“周一综合症”,即上班前晚上不睡觉、工作日又疲倦的状态。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内科心身门诊主治医师程金香建议,可以轻轻地重新计算生物钟,早上尽早打开窗帘,到外面做一些运动接收光线,并逐渐调整睡眠时间,这样可以帮助重置生物钟。
放松、思考思考、嗅觉、锻炼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病房主任刘静表示,节后感到焦虑、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工作效率下降在所难免。这时,可以通过放松、思考、闻香、运动来调整自己的状态。
经验值专家认为,工作任务可能会因许多小目的而受到损害。每一项的完成都是对自信的积极反馈,有助于缓解焦虑。
Nutris很重要就是这样
节后,尽量选择高纤维食物和易溶性蛋白质,增加绿叶蔬菜、燕麦、鱼类的摄入,保证充足的饮水,减轻身体运转负荷。
程锦祥提醒,面对“节后综合症”,最好的态度是理解而不是面对。尽管节后综合症通常会在一两周内自行消失,但需要将其与临床焦虑或悲伤区分开来。如果相关症状持续半个月以上,社会运作严重受损,应寻求专业心理援助并进行科学检查。
如何帮助孩子“定心”?
请接受 itom 指南
对于成年人来说,缓解“节后综合症”非常简单但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由于心智发育尚不成熟,节假日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增多,“节后综合症”显得更加明显。
儿童青少年“节后综合症”的主要症状包括头晕、头痛、胸痛、气短、恶心、呕吐等症状。一些儿童和青少年还存在睡眠困难和抑郁症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李莹表示,这些症状一般没有明确的器质性因素,个体差异较大。大多数孩子都能很快解决,但少数孩子会遇到一些困难。
患有严重“节后综合症”的孩子往往伴随着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帮助这些孩子调整情绪的重要一步是帮助他们缩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专家表示,对于电子产品的使用,从心理学角度提出的建议一般是“替代技巧”,以创造更多有趣的时间,占据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而不是强控制。
专家建议,为了帮助孩子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他们应该迈出这一步,而不是一刀切。前期,家长可以找一些适合孩子的纪录片,和孩子一起观看。经过三到五天的调整,大多数孩子都能消除“节后综合症”的症状,适应规律的生活。
合理调整作息
避免假期“心脏综合症”
节假日期间饮食不规律、作息反复等问题,不仅会导致人们患上“节后综合症”,还会增加人们的疲劳感。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因此,我们还应该警惕另一种综合症——“心脏综合症”。
假期“心综合症”表现多种多样,有心慌、胸闷、心痛等。大多数人都是由于疲劳和生活节奏的改变造成的。
北京安贞医院冠心病中心副主任吴小凡表示,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如改善睡眠、清淡饮食、少饮酒等,症状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消失。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要合理调整作息,避免加重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综合“问健康”
制片人/李哲 主编/杜贤瀚
编辑/崔朝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